简体|繁体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政府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穿透”管理:促进涉税中介行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9 14:38:35来源:深圳市龙华区税务局浏览次数:字号:[][][]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分享到: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尹大军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龙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近年来,活跃的市场经济催生了庞大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群体。同时,市场快速扩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当前辖区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数量多、从业人员多、被代理企业多,行业发展有待规范。数据显示,龙华区2000余户涉税中介代理了全市10万余户纳税人,龙华区高频进办税服务厅人员有40%为涉税中介,高频拨打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人员有27%为涉税中介,纳税服务投诉量中涉税中介占比26%……可见,促进涉税中介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龙华区税务局顺势而为,在设立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专所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穿透式”管理理念,“严管、优服、用好”涉税中介,努力实现“利企利税利市场”的共赢局面。

坚持“夯基”与“拓能”齐施

龙华区税务局充分发挥人才强基、制度机制以及“以数治税”的优势,提升对涉税中介的管理效能。

夯实组织基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专所现有在岗工作人员10人、平均年龄35.8岁、硕士研究生学历占公务员总数86%,依托专所年轻化、高素质的队伍优势,进一步深化“专所管理、专厅服务、专岗对接”管理服务模式,促进涉税中介规范化健康发展。

夯实制度基础。制定专业服务机构和被代理企业两个主体的白名单管理办法,为遵从度高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优先预约办税、专场辅导等便捷服务;同时,推行“信用互保”制度,将遵从度高的专业服务机构的被代理纳税人一并纳入白名单管理,根据涉税中介信用情况针对性采取激励措施。

夯实数据基础。通过实名登记、开票地址等信息,梳理出“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委托企业”关联链条,借助“链条比对”手段和专业服务机构“洞察系统”,对专业服务机构和个人中介进行数据集成。截至目前,龙华区税务局实名采集的专业服务机构已达2026户,较专所设立前增长64%。

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

涉税中介是税企连接的桥梁和纽带,这类群体对纳税人涉税诉求和问题的感知更深入、更灵敏,是纳税诉求收集的“集中点”。龙华区税务局坚持精细化的纳税服务与规范化的执法监管兼顾,充分发挥涉税中介桥梁作用。

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建立7个税企沟通互助群,覆盖1500户涉税中介机构和2700名中介从业人员,通过点对点沟通、答疑式互动,让涉税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知政策、晓规定、优服务,全天候解决中介机构个性化、专业化诉求,化解争议。

增值放大辐射效能。依托大数据识别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有一半被涉税中介代理,龙华区税务局针对性召开2场机构专场政策宣讲会,辐射惠及企业3091户,取得了“服务一户,惠及百家”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对纳税服务供给的增值放大作用,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对其代理企业的间接辅导,推动辖区内4401户被代理企业启用“自动零申报”功能,简化了纳税人的办税程序,大幅提升了基层纳税服务工作质效。

穿透管控涉税风险。抓住中介从业人员这一“牛鼻子”,进而把握住其首尾两端的专业服务机构和被代理企业,实现基层税收管理员、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被代理企业精准对接。以涉税违法行为分析为起点,追踪监控“专业机构—从业人员—风险企业”风险传导链条。专所成立以来,已对463户专业机构和1381名从业人员实施风险监控,命中率高达96%,穿透管控问题企业7742户,命中率高达92%。

坚持“内部”与“外部”共治

从社会参与角度来看,涉税中介在公民涉税信息提供、税收违法行为举报、民众意见收集反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龙华区税务局着力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和多主体协同联合,实现“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行业乘数效应,推动构建精诚共治的税收治理新格局。

加强部门协同。对内,建立纳服、征管、风控、纪检等部门的密切互动运行机制,建立防范涉税中介管理廉政风险联席会议制度,防范内外勾结风险。对外,联合区财政、市监部门构建“定期联系、信息联通、问题联处、应急联动”的工作方式,加强数据信息共享,摸清中介底数,加强实名管理,实行动态监管。

加强社会协同。推荐3名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法定代表人作为涉税中介管理的特约监督员,监督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联合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开展业务培训,推动纳税人使用“远程办”等功能,发挥行业协会在中介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桥梁作用”。

加强司法协同。组织区局公职律师、税务师、业务骨干等人才,成立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分析与涉税中介有关的复议案件,找准文书格式不规范、执法依据不准确等高频执法问题,并推动立行立改。

附件:
相关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