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确立了总体规划,对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提出明确要求。近3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对标“四精”要求,顺应税收治理信息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聚焦征管效能夯基础,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优服务,聚焦内外联防控风险,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大变革”,实现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跨越升级,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城市局”范式。
夯实基础强化网格管理实践
建成“4万个物理网格+30类虚拟网格”
深圳市活跃的市场经济推动了经营主体的快速增长。2023年,全市新设商事主体56.5万户,同比增长26.4%;全市商事主体增至422.6万户,创业密度居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然而,随着管理服务群体日益壮大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税收精细化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税收治理效果?纲举方能目张,深圳市税务局以网格归集管理对象、集成涉税信息、匹配管理服务团队,将数字化网格员管理模式作为“城市局”税收管理之纲,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数字化网格员集成了管户模式和管事模式的优势,实现了税源管理从“专人盯户”“分段管事”的传统模式向人岗适配、人事相宜方向前进。依据纳税人所在空间位置划分物理网格,根据经济业态和专业领域搭建虚拟网格,通过网格集成涉税数据、集中展示税源情况、动态分析涉税要素、及时提示税收风险,实现“物理+虚拟”的税收网格治理。
长期以来,基层税收征管中的管事管户分离问题导致管理疏漏和责任淡化。数字化网格员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管理对象在网格之内、管理责任按网格划分、管理事项由网格生成”,有效解决了这一困扰。该局通过一体集成管理对象“人、事、物、房、税”等要素,动态展现基础信息、经营动态、税源异动、优惠资格等情况,实现数字网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裂变延伸:建成覆盖街道、楼宇、工业园的4万个物理网格以及大企业、金融集团等30类虚拟网格,以数据集成彰显征管之变。
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税务部门掌握着海量税收数据,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的重要资源。该局积极拓宽数据渠道,拓展精诚共治格局,为提高税收数据“含金量”提供“硬核支撑”。他们在集成内部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与发改、工信、政数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交换,形成包含8866项、1395亿条数据的数据仓库,由“单打独斗”转向“并肩作战”。
基层税务局也积极发挥首创精神,实践探索实现“多点开花”。通过加强与区政数、网格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圳市税务局进一步拓宽交换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税源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他们打造数字化“信用税收”项目,整合市场监管、法院等多部门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及服务;试点与辖区街道开展联合征管,将地方租赁办掌握的楼房信息“进网入格”……
不断优化深化的实践探索,换来了税收征管的提质增效。该局税源信息的日常管理由过去的每月人工调整,变成现在的系统常态化更新,更新频率最快为每天1次;基层税务人员查询信息所需系统从14个减少到5个,案头分析、下户检查时间节约了30%。数据“螺丝”持续拧紧,效率“发条”不断上紧,“数字赋能、网格支撑”的税源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优化服务营造优质税收营商环境
办税缴费“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清单”
深圳市税务局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实现从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和线下服务并重转变、从共性服务为主向注重个性服务转变、从注重程序性服务向更加注重权益性服务转变……把服务做到纳税人缴费人的心坎上,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税务部门尊商、重商、亲商,以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制发《深圳市税务局税费政策精准推送工作机制》《涉税专业服务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税费服务诉求和舆情分析办理联席会议机制》等制度文件,精准对焦纳税人缴费人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实现精准、高效服务。
——充分构建“线上为主、多元供给”的税费服务格局,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较两年前提升10位。落实16项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3项典型做法被国务院专刊推介,9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
——持续完善电子税务局“确税式”申报、异地缴税等功能,创新上线征纳互动、预辅导预处理、非正常户解除“一站式”办结等服务。
——上线推广数电票,进一步扩围“全城通办”和“远程办”、简并逾期处罚、优化代开发票功能,多措并举使税费服务成效更加明显。
一组数据体现了深圳市越来越“有感”的春风之暖,也是深圳市税务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活写照:在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4%的情况下,深圳全市进厅业务量下降18.2%,基层征期问题量下降71%,属实投诉量下降46%;线上办税率提高4.6%,全城通办率提高16%,A级信用纳税人增加7%。
深圳市拥有超过1万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近百万户纳税人。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能有效提升税费管理服务质效。深圳市税务局遵循“严管优服用好”的思路,建立了“专所管理+专厅服务+专岗对接”的三专管服模式,开发建设了中介风险“洞察系统”,实施“穿透式”管理。借助60个洞察指标对机构扫描评分赋分,实现分级分类管理,打造了“利企、利税、利市场”的三赢局面。
在“双区”建设的历史使命下,在大联通、大发展的重要路径上,该局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把工作抓实、把基础打实、把步子迈实。他们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用心用智推动前海涉税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一基地两委员会”和香港税务学会联络处在前海国际税务师大厦揭牌成立。目前,已吸引43家重点涉税机构入驻,形成了“以商引商”的品牌效应。他们积极探索深港澳税收规则衔接,率先推出“深港办税易”服务便利化项目,实现港人港企不离港即可无差别办理深圳税费业务。目前,该项目已在港澳地区落地推行3批次9类共130项税费服务事项。
管控风险优化“一纵一横”支持
形成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监控指挥体系
近年来,针对税收风险防控与精准监控需求之间的差距,深圳市税务局遵循智慧税务建设要求,全面关注业务全链条,实现实时监测、精准溯源和有效预警。通过从事后打击转向事前事中精准防范,提升了税费综合运转的精准动态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有力促进了深圳税收治理模式的优化。
“纵横联通、强化支撑、深度感知、快速反应。”该局首创的智税指挥监控中心,作为“城市局”的“信息大脑中枢”和深圳智慧税务建设的“地标建筑”,融合了情报分析、运行监控和指挥调度三大功能。该中心全面支持税费业务的综合运转,实现市区两级税务部门对业务运行的自上而下监控和指挥,确保“靶向精确,出击有力”。
在推动税收业务变革的过程中,智税指挥监控中心的建设关键在于整体设计和统筹实施。该局智税指挥监控中心负责人、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肖倩表示:“智税指挥监控中心是‘夯优控’行动的重点攻坚项目,是一次创新性的探索。要想实现数据治理拓展、系统整合打通以及层级壁垒突破,并非易事。”
改革攻坚,既要“抬头看路”,找准方向不偏移,也要“低头拉车”,埋头苦干不松懈。短短两个月内,智税指挥监控中心已完成优化建设。现已建立8大模块、400多个监控指标,顺利完成软硬件配套、团队组建及实体化运营等任务。全市13个区分局均完成了本级分中心的建设。通过成立实体化运营团队、制定体系化应用机制等措施,各区局聚焦重点任务,紧抓问题反馈,与市局协同发力,形成上下联动的监控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智税指挥监控中心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智税指挥监控中心已整合内外部涉税数据达1395亿笔。全面展示所有税费种征管情况的同时,重点构建了涵盖所有税费种、8大业务板块、252个指标的监控集群,形成“疑点扫描—任务下发—问题应对—反馈复核”的工作链条。此外,他们还推出“数智货劳”“数智企税”“数智中介”等17个具体应用,为基层税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数智”系列应用推广成效显著,日均用户超过3000人。
风险思维即为底线思维,控制风险即守住底线。针对内外部风险管理,该局构建了由数风部门统筹、税政部门支持、各区局具体应对的风控工作体系,使全市源头虚开企业全国占比降至1.2%。他们完善“征退一体、两级防控”出口退税工作机制,实现风险货源地供货量、风险商品出口量、出口企业行为风险、新备案企业人员风险“四个下降”。建立督察内审“1+2+N”工作体系,加强督审和内控监督力量,借助“风险纳税人核定数电票”“风险纳税人跨区迁移”等17个“超级指标”,探索内外风险一体防控。深化稽查“一型四化”改革,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力度不断提升,破获14起大要案,摧毁40个犯罪团伙。
该局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网格支撑”的税源管理模式,创新经验被税务总局《关于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见》采纳。探索形成了“示范引领、改革标杆”的深化征管改革样本,得到“一带一路”等国家税务官员、多个省市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秉持一贯作风,持续推进“夯优控”行动,深圳市税收治理效能加速提升。在征管模式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城市局”范式的路径日渐明晰。
深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林表示,“夯优控”行动是税收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也是税收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该局将紧扣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不遗余力深化“夯优控”行动,真抓实干、追求卓越,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添上深圳税务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