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 林建荣 李赛男 张博 李驰 股权转让是风险监控重点难点。2022年,深圳税务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和特色风险指标分析,查找出一批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未缴、少缴税款的疑点企业。最终查补入库税款13.18亿元,入库滞纳金1.42亿元,合计补税14.6亿元,有力地整顿税收秩序。近两年,深圳税务部门紧扣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四个关键点,形成一批重要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成果。
两年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两年,深圳税务部门紧扣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四个关键点,统筹谋划、集成贯通、一体推进,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成果,用行动将“四精”蓝图变为现实。
夯实征管基础,精确执法有依据
想要实现精确执法,夯实征管基础必不可少。面对全市400多万户经营主体和多元的经济业态,深圳税务聚焦专人盯户、分段管事破题的改革方向,推动人岗适配、人事相宜,创新建立数字化网格员管理机制,用统一平台集成各系统数据,将征管资源精准匹配到人、楼、物、事,通过夯实征管底子,提升执法精准度。
“在平时下户执法的过程中,由于税务工作人员对于企业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不熟悉,对于企业日常运作不了解,存在着下户调研不深入、摸底核查不透彻的情况。”西乡税务所所长余叶录说。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是全国办税最繁忙的区域之一,点多、线长、面广,曾经让这里的税收执法工作难点重重,存在执法无法精确化、经常无目标抽查执法等现实难题。
为提升执法精度,深圳税务借助宝安区政府政务数据、第三方商业服务数据,打造“税宝图”网格化地理信息平台,接入社会治理网络,将税收管理与服务下沉至辖区4866个网格。依托这一平台,管理员不仅能提升下户执法精确度,还可以实现“执法流程可视化、执法结果数据化、执法操作留痕化”,为精确执法工作保驾护航。“税务人员下户执法前就可以通过平台基本了解企业情况,这也极大提升了我们的执法效率。”余叶录说。
除了“税宝图”网格化地理信息平台,“数智网格”平台、“楼宇数据检测”平台等都是深圳各基层单位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实践。各平台通过强化信息支撑,实现信息数据集成化、户籍管理网格化、动态监控定制化等功能,集成进户执法数据,有效提升下户执法效率,以税源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为提升执法效能提供有力支持。
调配服务资源,精细服务有力量
深圳实施商事制度改革10年来,商事主体数量从2013年的不足100万增长至现在的400万,创业密度达每千人227.4户。面对“水大鱼多”的情况,如何调配有限的纳服资源,保证税费服务高标准、高效能是一个难题。对此,深圳税务通过规范统一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服务机制,创新建立了符合现代化特征的服务体系。
据悉,深圳税务围绕“线上办为主、线下办为辅、个性化专业服务树标杆”的思路,从优化业务流程出发,不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在渠道上,推出线上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电子发票自动发放、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跨属期更正申报等新功能,实现高频业务的线上办、快流转;在流程上,推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自动预填”功能,推广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自动零申报”套餐,解决了填表繁琐、到厅人员密集等问题;在体系上,推出“远程办”联动应用服务兜底业务,将其与电子税务局、在线咨询功能深度融合,实现电子税务局阻断事项一键转办,构建起了问办一体、高效协同的一体化纳税服务新体系,现已实现200项线下高频业务2分钟受理、3分钟办结。
据统计,目前深圳税务纳税人缴费人进厅办理业务量下降33%,到厅代开发票量下降19%,处罚量下降53%,线上办税率提高16%,全城通办率提高11%,纳税人满意度评价在全国排名中跃升8位……统一规范的“非接触式”办税服务,让办税大厅从门庭若市变得井然有序。
整合海量数据,精准监管有基础
“风险管理本身是个大海捞针的过程,但是有了大数据的支撑,筛查起来会容易很多。”深圳市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局长郑年华对记者说。据悉,深圳税务牢固树立“以数治税”理念,推进“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信息管税”转变,充分发挥数据运用在税收治理中的“最大增量”作用,以数据分析为支撑,实现了涉税风险的精准识别、精确打击、分类施策。
据介绍,深圳税务通过治理“金三”数据、整合申报数据、协调部门共享数据、抓取网上涉税数据,建成了“四位一体”的税收大数据仓库,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数据“清洗”和算法应用,形成“一局式”“一户式”“一人式”税收图谱,厚植数据应用基础。在市局层面,主抓通用风险指标和重点风险指标;在区(县)局层面,开展“一区一特色”指标建设。同时,对纳税人按照风险等级排序进行分类管理,对中低风险纳税人提醒更正差错,对高风险纳税人及时阻断业务办理避免产生涉税风险。
股权转让是风险监控的重点,更是难点。2022年,深圳税务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和特色风险指标分析,查找出一批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未缴、少缴税款的疑点企业。通过开展典型调查及风险应对,3户非居民企业风险疑点均确认,风险分析识别命中率100%。“最终查补入库税款13.18亿元,入库滞纳金1.42亿元,合计补税14.6亿元,有力地整顿了税收秩序。”郑年华说。
完善合作机制,精诚共治有抓手
税收现代化越是往纵深推进,越是需要汇聚各方的合力。深圳税务以培育经营主体、巩固税源基础、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在服务协同、数据共享、监管共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近日,广州、深圳两地税务部门签署了《双城联动税收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推进执法区域协同”“共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共同促进税费业务通办”“共同促进税收协同共治”的共治举措。据了解,协议共包括了10个方面33条具体措施,聚力找准业务联结点,解决纳税人异地办理业务的“痛点”“堵点”等问题,不断推动税收合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加强税务部门跨地区合作的同时,深圳税务也不断优化完善与银行、监管、人社和医保等部门的合作。以“税银互动”为例,通过加大税收数据与银行数据的共享力度,为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办理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难题。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18.54万户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银行贷款授信约1352亿元,实际获得信贷资金超561亿元。目前“税银互动”平台已有40家银行机构加入,推出了90多个信贷产品供纳税人选择,在税务部门和银行部门的协同共治下,通过“税银互动”发放的信用贷款的不良率始终保持在0.6%以下。
此外,通过通信技术的赋能与连接,深圳税务与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平台。比如,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数据收集、传输和存储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以及海关、商务局、外管局、银行等部门共同推进数据集成上链,探索和拓展更多出口退税区块链应用场景。深圳市新玉轩达商贸有限公司从2019年开始做代理出口业务,法人陈先生表示,“现在申请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不用交各种纸质资料,审批也很快,开完客户那边的税务局就能收到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客户那边的退税效率都大大提升。”